logo

新闻中心新闻中心

【48812】上海方塔园何故成为修建文明“露天博物馆”

  坐落上海松江的方塔,于宋代熙宁至元佑年间(1068-1093年) 建成,小巧多姿,为我国南边古代修建中所罕见,是松江遗址的缩影。它背面有怎样的前史故事?今人赏识的最佳道路是哪条?

  日前,上海市园林绿化职业领军人才、高级工程师林小峰做客行知读书会,共享我国园林立异的巅峰之作方塔园,并“安利”了一条专业道路——从东大门进,沿着古堑道,到儿童乐园,通过北大门,再到照壁、方塔、望仙桥、何陋轩。

  “近海宝塔三十六,怎如方塔最小巧”。形状结构上,沿袭唐代砖塔风格。斗拱大部分保存宋代原物;券门上的月梁,外檐之罗汉枋、撩檐枋等均为原物,是江南古塔中保存原有构件较多的一座,方塔顶上塔刹高7.85米。方塔于1974到1977年重修,康复腰檐、平座、栏杆等。

  “其建成并非一往无前,闻名古修建园林艺术学家陈从周教授及其团队曾对方塔进行精心修正。他们尊重前史,最大极限留存了木材本性和前史神采。”林小峰介绍,1978年同济大学冯纪忠又以园内主景方塔为中心总体规划了现在这座园林,全体上以现代规划方法将前史遗存和现代修建奇妙安排在一起,交融今与古。

  “方塔何其有幸,从建成以来,元代、明代、清代,都对它做修理,并且方塔没有火灾,有幸保存近千年。一代代大师和学者,薪火相传,少了一个人就没这个园子。”林小峰说,方塔园相当于一座露天博物馆,园内有宋代方塔、明代照壁和清代天妃宫。“冯纪忠先生成功交融了西方现代修建、城市规划的理念和我国传统园林文人兴趣,举重若轻处理了塔殿不同轴这个难题。不拘泥于传统寺庙格局,量体裁衣地自在布局,灵敏安排空间。”

  方塔园内还有一座全国仅存的木肋石板桥——望仙桥,在这座坐拥宋代方塔和明代照壁的“露天博物馆”中,简略的7米石板不太有目共睹。尽管园方在小河近桥处筑了约10平方米石板平滩,以供游人从桥下赏识古桥,但更多游客会挑选开着小游船从桥下络绎,调查它的基层。据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编纂的《云间志》中记载:“望仙桥在南四百步”,由此证明早在南宋嘉熙四年之前,此桥已存在。

  据悉,行知读书会由宝山区大场镇文明中心、阎华工作室、上海人民出版社市场部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