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苗木花圃项目案例

燃气爆炸震撼深圳豪宅超高层住宅的安全风险隐患再敲警钟!

  今天,深圳湾的高层住宅区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燃气爆炸,瞬间引发了全城的关注和恐慌。目击者都表示,当时有不少人在附近游玩,突然感受到一阵巨大的震动,初以为是地震来临,直到得知是燃气爆炸,大家才恍若从噩梦中苏醒。根据一些视频资料显示,爆炸对上下多个楼层造成了严重影响,损失不堪。令人心痛的是,现场甚至会出现人和宠物坠落的惨剧,这是一起不可忽视的悲剧。

  据报道,深圳市立即调派了16辆消防车和80名救援人员赶赴现场,面对如此强大的装备配置,能够准确的看出这次事件的严重性。然而,跟着时间的推移,遇难者及伤者是否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起事故再一次揭示了超高层住宅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即便视野再好,生活条件再优越,我们的生命安全依然是第一位的。

  那么,如何定义“超高层住宅”呢?国家标准是楼层高于40层的都算作超高层。然而,从实际经验来看,32层以上的建筑已能被视为超高层。这里的原因很简单:目前我国市面上高度最高的消防车云梯也只有101米,而这对应的最高层数在理论上是32层(按照每层3米计算)。对那些小城市来说,很多消防车的高度甚至不足以扑救超过17层的火灾。

  今天的深圳豪宅显然处于25到40层之间,而随着消防救援力量的铺开,其效果如何仍需后续的官方通告才能决定。过去,我国的购房者热衷于购买高楼大厦,似乎地越高眼界越阔,生活的品质仿佛都随之提升。然而,在今天的这场悲剧面前,所有的美好愿景都变得相形见绌。

  高层住宅的销售往往满是各种响亮的宣传,诸如使用防火材料、符合建筑规范等说辞都让潜在买家心安。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卖出房子的代理商并不一定会在后续的物业管理中跟进,最终,房屋的安全性究竟如何,追溯起来也很难说。如果一栋豪宅无法在事发后保障住户的安全,这样的高层住宅也只能沦为笑谈。

  灾难无情,楼层越高,逃生所需的时间便越多。尤其在突发情况下,每浪费一秒钟,生命的威胁就会大幅度的提高。此外,超高层住宅随时间而老化,这一过程是必然的。电梯的故障、管道的问题、墙体的剥落等,都会随着楼龄的增长而慢慢的变普遍。近期,广州亚运城也出现电梯频繁故障的情况,57层的住户经常要自己爬楼,这无疑让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性感到忧虑。

  其实,很多老旧建筑的消防设施已经没办法满足大楼安全需求,尤其是在高层住宅的数量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相关的维修、管理费用也慢慢的变成为了地上楼盘的隐忧。新的规章制度也许会限制高层住宅的建设,江苏等地方已明确规定不再新建100米以上的住宅,意在调整与改善住区的生活品质。

  即便是新开发的小区,也是没办法避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劣化,尤其在住户改善换房后,小区的整体环境和居住体验有可能将无法再维持初始的优雅。

  因此,当下的购房者在选择房产时,一定要关注楼层的实际高度。小城市尽量选购17层以下的住宅,而在大城市买房则应选择32层以下。毕竟,置身于美丽的城市景观也无法与生命的安全相提并论。在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高层住宅的转变,它们可能会沦为一种被时代淘汰的产品。

  最后,大家在购房时想要获取心仪的视野与景观,但我们最应该铭记的是,安全始终应该扮演首位角色。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