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要禁止建高层?两部委推出住宅新标准两类房子越来越吃香!
- 发布日期:2025-01-31 作者: 苗木花圃
十几年前,一幢幢高层拔地而起,连富豪们都以住在高层为荣,可是现在,高层有了一个新名字:新型平民窟。
房龄短,住房体验差,慢慢的变多的人搬离高层,就连两部委也推出新的住房标准,开始对高层提出诸多限制。
为什么现在高层不吃香了呢?新标准实施之后,高层的未来在哪里,哪类房子会成为主流呢?
说到高层住房,你能想到什么呢?是住在高层上宽阔的视野,还是住房中的诸多不便呢?
高层建筑指的是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总楼层在三十到四十层左右的建筑,而超过200米的建筑被称为超高层。
买房的人慢慢地多,但土地面积是有限的,没有办法,只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把房子越建越高。
现在放眼全国一二线城市,楼高在三十层到四十层以上的楼盘慢慢的变多,几乎已经到了随处可见的程度了。
这些高层的好处很明显,比如我们上述提到的,土地利用面积高,能够容纳更多的人,相应的,价格会比洋房更加便宜,更适合刚需人群。
众所周知,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基建狂魔,以前是碍于经济水平没有很好的方法建高层,现在我们的实力完全可以把中国大部分的楼房全部变成高层。
可是,高层并不是万能的,慢慢的变多的人住进高层之后,就会发现它的弊端所在。
传统的六层建筑,一梯四户,最多才容纳二十六个家庭,可是现在,一共四十层的高层建筑,也是一梯四户的话,足足可以容纳一百六十户,人数直接翻了八倍。
这样拥挤的情况,不免会带来邻居之间的纠纷,公共资源的抢夺,整个小区经常吵闹不停,电梯永远人满为患,而且电梯的损坏频率非常的高。
比如电梯损坏,建筑结构老化,这些问题不用等到七十年,十几年就已经非常明显了。
到那个时候,光是维修费用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这笔钱谁来出?是物业吗?当然不可能,到时候还要均摊到业主身上。
2024年2月,南京某一小区三十四层居民楼起火,就造成了严重的受伤局面,惨不忍睹。
为什么这些年拆迁的都是中低层小区呢?因为高层的拆除成本实在是太大了,拆下来的建筑废料到底往哪里堆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一个扎心的现实是,对于很多经济有限的人来说,高层的确是现在最好的选择,毕竟它便宜。
买房这件事情就是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来选择,我们都想买别墅,但能掏出钱的有几个?
很多人不是想住在高层里,而是没有很好的方法只能住在高层里,这个时候,一定要精挑细选,避免落入开发商的圈套。
目前,我国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未来高层的建设会更加规范化,尽可能的避免也许会出现的危机。
其实,不光是三十层的高层住宅,就连办公楼,城市的地标建筑等,建设的太高未来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自1998年至今,我国建造的超过200米高的建筑数量,已经连续23年位居世界第一。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基建实力,但这些高层后续如何维护也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2022年5月,住建部就发布新规,要求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的建筑。
今年5月,住建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逐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做了具体规定,总结来说,里面提到了三点重要的信息。
说白了,现在不能随便建设超高层建筑,要建高层建筑也要看消防能力跟不跟得上,在一些小城市,最好建六层或者十几层的多层建筑,尽可能的避免高层。
很多开发商为了赚钱,恨不得把楼越建越高,可他们往往忽略了安全风险隐患问题,多少人攒了一辈子的钱买一套房,如果只买到了一套未来的平民窟,那不就太亏了吗。
所以,就目前来看,高层依旧会是很多人的选择,但它的发展的潜在能力远远不如另外两类房子。
第二个是10层左右带电梯的房子,其常规使用的寿命不如6层以下的房子,但有电梯更方便,也会成为未来人的首选。
未来高层未必会消失,但一定会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买了高层的人也不要焦虑,毕竟目前高层还没再次出现大规模的隐患问题,先安心住着吧。
参考资料[1]住建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逐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20200427[2]源城发布《加强风貌管控 提升城市品质——《广东省城市与建筑风貌管控技术导则(试行)》解读》20240815[3]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小区的高层住宅未来会“贫民窟化”吗?》2024042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在上一交易日夜盘收涨0.32%的基础上低开,现涨0.3%
吴尊过年分享全家福,14岁neinei挂灯笼大长腿吸睛,max忙于做菜
国星宇航冲击港股IPO,洪泰基金、深创投等为股东,成功发射全球首颗在轨AI超分商业卫星
微软发布新一代Surface USB4扩展坞 以更少的成本带来丰富的接口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