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养护市场化工作报告与绿色有机农业监管调查报告汇编
- 发布日期:2024-06-07 作者: 苗木花圃
(一)优越的自然环境。地处半岛中北端,濒临渤、黄二海,总面积1128.5平方公里,海岸线万。气候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1.7℃,平均地温15℃,历年平均降水量634.6毫米,年平均日照量2814小时,无霜期平均206天,相对湿度65%,年均风速5.2米/秒。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潮土和褐土,土质以轻壤、中壤为主,透性良好。土壤养分平均含量:有机质1.05%,全氮0.062%,速效氮90mg/kg,速效磷32mg/kg,速效钾115mg/kg。气候环境条件适宜于苹果、葡萄、梨、大樱桃、桃等多种北方品系果树的生长发育,苹果、葡萄驰名中外。尤其是葡萄,无论是栽培技术、种植管理技术还是葡萄酒的营销管理,在全国都处于领头羊,已经是一枝独秀。而苹果的栽培面积在全市种植业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并且是目前我市农民收入的大多数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束怀瑞教授提出了“模式”的概念,他认为:苹果产业的高投入、高技术、高亩产、高质量、高价格、高效益,是苹果中最突出的亮点。
绿色有机农业是一定历史条件的必然产物,是对以前所有农业模式的总结和提高,体现了人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体现了消费者利益和生产者利益的统一。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目标是“三个确保、一个提高”:一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有机农业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合理控制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和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生产的全程控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二是确保生态安全。ECO中的能量和物质循环通常情况下总是平衡地进行着,与此同时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状态,称为生态环境平衡,通常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相对平稳。绿色有机农业通过优化农业环境、强调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间的能量自然转移,确保生态安全。生态安全既是绿色有机农业的追求目标,也是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重要因子,生态安全一旦破坏,其危害是长期的、根本性的、巨大的。三是确保资源安全。农业的资源安全主要是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安全问题。绿色有机农业发展要满足人类需要的少数和质量的农产品,就必然需要确保相应数量和质量的耕地、水资源等生产要素,维护好气候、土壤、水、地形等自然条件的经营管理上的水准。四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尽管目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在逐渐降低,但由于农业连接的是社会的——农民,而且农业担负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物的生产,因此,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国家安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十分重要。绿色有机农业可提升农产品加工和国际流通水平,进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二)雄厚的产业基础。通过最近几年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们的农产品加工业越来越发达,种养基地标准化水平慢慢的升高,产业化生产体系也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了以苹果、葡萄与葡萄酒、畜牧、水产为主的四大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十一五”期间,先后荣获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县、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市)、中国食品制造业强市、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单位和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市、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先进集体、省首届“十大(农业)产业集群”、“省县域经济十大高效农业聚集园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全市现有苹果栽培面积30万亩,年产各类苹果80多万吨,其中,优质红富士苹果面积26万亩,年产量65万吨。年出口苹果15万吨,创汇1.2亿美元。葡萄种植培养面积15.2万亩,年产葡萄20多万吨,国内最著名的葡萄酒三大巨头中粮长城、天津王朝、张裕均在建有葡萄酒厂或葡萄种植基地。是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拥有完备的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动物防疫监督管理体系、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全市形成了以肉食鸡生产为支柱,以猪、牛、羊、蛋鸡生产为基础,以兔、貂、鹿生产为辅助的良好畜牧业格局。特别是肉食鸡产业成为畜牧业的“拳头”产业,已达到年出栏肉食鸡6000万只的规模,年出口创汇超过1500万美元。的海岸线公里,刺参、鲍鱼自然分布面积2万多亩,是我国重要的海珍品养殖基地。全市拥有以京鲁渔业为龙头的水产冷藏加工公司30多家,年加工水产品30多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58亿元。
5、养活职工的养老保险费单位上缴部分,财政及时足额拨付,保证养护职工队伍稳定。
随着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要求慢慢的升高,已经逐步从原来的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这四大要素构成了农产品消费时尚,绿色、有机食品备受消费者的青睐,绿色消费已成为国际性的消费潮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正是符合人民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准不断提高的消费趋势,适应新阶段和入世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迫切要求。因此,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生态优势,调整种植结构,转变管理方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着眼于绿色化消费,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不仅有助于应对国际市场农产品技术壁垒,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有助于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
为了理顺城区园林管理体制,推动城区园林事业健康发展,XX年3月我县将城区绿地养护承包给公司管理。一年来总体运转良好,为下一步的改革工作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1、基本建立了以“建管分离,管护分离”为核心的园林体制,建立行业管理者和绿化建设、养护者之间的新型关系。
1、公司专业与技术人员偏少,要保证绿地养护水平,还需不断培养及充实专业技术人才。
2、部分绿地建设多年,苗木老化,在养护过程中,仅看到绿地的保洁及植物定期修剪,而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造,显得缺乏生机与活力。财政要加大投入改造。
3、职工工资偏低,影响养护队伍的稳定。有技能、有经验的养护工有逐渐流失现象。
5、公司负责人可以制订灵活管理和激励机制,职工多劳可以多得,技术水平高有真本事的人可以取得更高的收入,打破铁饭碗,拉开收入上的差距。
6、财政用于绿化的资金可以用活用好,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花同样的钱办更多更好的事。
7、绿地养护责任心和水平得到逐步的提升,绿地总体长势良好,园林机械的维修保养、更新得到加强。
1、加快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职能转变。强化管理、指导、监督职能,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加大对城市绿化规划、建设、管理的指导、协调、服务、监督力度。
3、增加养护投入是绿化养护市场化能不能成功的关键。政府投资养护的经费要随人工工资逐年增加。
2、作为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没有顾虑,可以大胆并集中精力从事行业管理,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好绿地规划、建设、管理。抓好原来疏于管理的小区绿化、单位庭院绿化等。
3、公司的责、权、利统一,效益与质量挂勾,严格的管理能得到比较满意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其积极性。
4、积累了经验,坚定了改革信心。因改革前期宣传发动工作深入,比较好地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改革得了顺顺利利地进行,得到大部分干部群众理解支持。绿地养护市场化改革已成为干部职员的自觉行动,形成了良好的改革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