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爱游戏全站app登录入口项目案例

南林景观省级优秀毕设《之野知也》!以“心流理论” 探索、保护、共建人与自然

  原标题:南林景观省级优秀毕设《之野,知也》!以“心流理论” 探索、保护、共建人与自然

  项目分享系列更新啦!今天我们邀请到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2022全国风景园林专业,10+高校联合毕业设计联合答辩中非常出彩,且获得2022江苏省级优秀毕业设计,来自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的团队,来为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他们的优秀毕设作品《之野,知也——基于心流理论的潮白自然教育共建空间实验》以及作品背后的故事~

  该作品为《之野知也——基于心流理论的潮白自然教育共建空间实验》。本设计以不同人群心流的视角出发,依据心流理论的内涵及产生心流的7个环境要素,对场地进行景观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共建、渐进”的运行机制,打造一个使人们在自然中达成心流体验的自然教育园。

  (1)对1200公顷的场地前期分析,以潮白河为依托,整合沿线森林、河流、湿地、农田资源,打造以自然教育体验为特色的主题园。

  (2)提出心流理论,尝试将该理论与景观规划相结合,以游客需求出发,提出适宜的人群画像和创造产生心流的环境要素,作为场地规划的行动指南。

  (3)规划场地分成多个区块,详细阐释分区设计的具体策略和场景效果。并深化专项设计。

  本项目来源于2022全国风景园林10+高校联合毕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潮白河自然教育园景观规划设计,旨在通过景观规划与设计,突出通州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城市特色,助力北京副中心的建设。潮白河自然教育园是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的主题特色园之一,规划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地跨北京、河北两省。

  我们作为南京林业大学毕设团队完成了“之野 知也——基于心流理论的潮白自然教育共建空间实验”这一方案,希望在城市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愿意来到野外观察和认识自然。方案基于心流理论,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将场地打造成自然教育共建空间实验基地,整合利用潮白河之上高潜力的生态空间,同时将其作为自然教育的大地艺术本底,吸引人们在此探索、共建,于潜移默化中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形态,实现人与自然的相融相生。

  调研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最初我们在网上搜集了各种场地信息和数据,即使结合主办方提供的资料,我们仍旧是认为这些资料不足以为我们的规划设计提供坚实基础。以及考虑到第一次接触上千公顷的场地,不仅对尺度感的把握较为模糊,而且缺乏具有创新性的主题灵感。

  于是我们毕设团队在2022年3月初,毅然冒着疫情风险前往北京通州,展开了为期五天的场地调研工作。我们驾车游览了场地的大部分区域,走访若干主要节点,并从与村民和游客的交谈中获知宝贵信息。经过实地的调查走访,我们对场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更真切的感受。

  同时从中发现了六大问题:整体绿色空间有待完善、生态资源丰富度不足、森林休闲吸引力不足、地域性风貌不明显、场地服务设施资源不足以及管理治理水平有待提升。

  设计希望自规划层面引入一套创新性的设计运营机制,能够在夯实绿色空间生态基底的基础上,激发游客的探索欲并使其沉浸其中。基于此提出以下六点设计目标:

  涵养保育:划定生态保育区和游览活动区,通过低影响的人工介入探索特殊自然关系,让自然做工形成韧性景观;

  物种共存:通过调节各方面干扰源,从时空双维度实现机制持续性循环的物种共同体示范区;

  景观疗愈:融合复愈性环境理论和恢复性感知理论,重构场地的功能系统和情感系统,以区域更新增进民生福祉;

  还地于民:通过景观的设计介入,使场地从失落的城市边缘用地转变为全龄参与互动的自然教育共建基地;

  活力唤醒:活用心流理论,高效组合空间,发挥不一样使用者在时空上的互补性以及社会层面的互助潜能,以丰富的游览体验层次和新颖的积分游园系统体现设计的在地性;

  共建共享:以村落焕新区作为共建实验基地,引入KOL和社群互动,并逐渐向规划场地全域发散,以创新的建设实践实现空间增值的渐进式发展。

  通过涵养保育、物种共存、景观疗愈的渐进式生态策略聚焦区域更新、生态涵养的目标导向,通过还地于民、活力唤醒、共建共享的人文策略聚焦民生福祉、自然教育的目标导向,持续、探索双线交织,达到知野的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共生。

  为了设计达到自然教育园的这个目标定位,我们基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深入挖掘自然教育的核心,了解到自然教育在于强调过程的体验性和探究性,目的是让游客在体验中学习,实践中了解自然景观世界。

  这时候,我们在追求营造自然教育园本质的同时,发现激发探索性和沉浸体验感正体现了“心流效应”的理念特征。心流理念由心理学家齐克森米哈利在1960年提出,简单来说,心流产生于“活动”过程,而极少来源于物质报酬方面的乐趣,属于一种积极情感,他的提出有利于人类生活品质的提升。因此,我们主题希望深入挖掘心流理念的内在运行机制,为潮白河自然教育园的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

  我们从游客的视角出发,向潮白河自然教育园提供需求,基于心流理论的构成要素,通过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的手段,来创造产生心流的7个环境要素,以此达到沉浸体验的目标,使游客产生并满足于心流效应带来的最佳体验感。总得来说,游客为主体,自然教育园作为载体,而沉浸体验为目标。其中,游客是具有差异化的,园区的设计必须根据不同的人群特征、行为需求和掌握不同程度的知识技能要点,从中来给予游客适当的挑战和不同的环境氛围享受,这样有助于引导游客在探索过程中产生并维持心流体验。

  对于游客,我们根据受性格特征、心理健康状态和行为需求等因素的不同,将园中的游客分为成就型游客、闲适型游客、社交型游客和探索型游客。总得来说,我们针对目标人群,初步设计产生心流的运行机制,从而有秩序地规划空间。

  设计希望能够通过涵养保育、物种共存、景观疗愈的渐进式生态策略聚焦区域更新、生态涵养的目标导向;通过还地于民、活力唤醒、共建共享的人文策略聚焦民生福祉、自然教育的目标导向。持续、探索双线交织,达到知野的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共生。具体策略有:整合绿色空间、促进蓝绿交织;激活教育服务,触发探索兴趣;打造特色地域性景观风貌。

  在了解了项目的基本概况以及总体策略之后,咱们进行了更加细节的问答环节,有助于了解设计细节以及团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上述策略在整体规划上是如何展现的?是以什么为依据将设计场地分为7个区域的?

  场地规划总体策略以一带、一环、七分区、十二空间组团为布局,一带:依托潮白河河湾处森林、湿地、大坝、沙滩等多种要素打造魅力河湾带;一环:在场地原有道路骨架和河湾村落肌理的基础上,设计有一条环路,串联起整个场地,形成一条心流体验环;七分区:依据场地要素类型及相关前期分析,将场地划分成生态森林区、森林探索区、滨河活力区、雨洪科普区、鸟类生境区、村落换新区与弹性生产区七个大分区;十二空间组团:依据路网、水网、村域,形成十二个组团,不同组团具有不一样的类型、功能、风貌,为自然教育注入更多样性的自然体验。

  场地分区根据现状的基质,现存的道路分割,将其分成村落焕新区、滨水活力区、生态森林区、森林探索区、鸟类生境区、雨洪科普区和弹性生产区7个功能分区。

  村落焕新区以村落为设计定位,重塑农田、村落和森林的关系,提升村落发展与活力;雨洪科普区以科普教育为设计定位,结合滨水基质湿地进行水主题教育;滨水活力区位于场地湾区的中心,以亲水活动为设计定位,激活场地滨水空间,提升场地活动性;生态森林区、森林探索区包含大量整体性保护植被,生态森林区以生态保护为定位,重塑森林与人、森林与动物的关系,森林探索区以游憩探索为定位,提升森林活动性;鸟类生境区以鸟类保护为设计定位,结合场地森林、湿地、草甸的生态基质,打造鸟类专类保护园,弹性生产区包含大量生产性农业林地和农田,对其进行保留。

  生态森林区的设计目的是什么?以低干扰设计策略为主,带来了哪些特色景观节点?

  场地现存大量杨树林植被,具有对森林的整体性保护的生态功能,而生态森林区则是回应这一整体保护的策略而设计。场地通过种种生态修复策略,融合心流主题理念,达成对于潮白河涵养保育、物种共存和景观疗愈的设计愿景,并凸显潮白河森林地域性景观风貌,提升场地的生态活动性。

  场地特色景观设计以生态、自然、低干预为目的出发点,创造能共建共融的低干扰植物景观,减少对于森林环境的干预与开发,场地设计尤其抓住森林的地域性景观风貌,打造一系列森林生态系列主题的景点,包括森林音乐台,森林动物观察屋,疏林草地、特色花林等等。

  基于“心流理念”,森林探索区的设计目的是什么?它将森林探索区分为了哪些片区?

  森林探索区的设计目的可以从心流理念的五个要素的角度上来看。首先第一步为“明确的目标”,旨在将森林探索区打造成一个野趣交织的自然森林漫游系统,使得到访游客可以徜徉其中体验自然野趣。第二步为“完善的积分系统”,即引入森林定向运动挑战的创意,将定向运动的打卡点分成“寻觅点”、“创造点”、“探索点”三类,将打卡系统设计成完善的积分系统。第三步为“及时与间接的反馈”,即森林探索区有游戏化的场地设计,同时也有“共建,渐进”理念下的实践场地,使得到访游客在该分区的节点中,不仅能体验到多巴胺的即时满足,也可以深度体验内啡肽的延时满足。第四步为“高度自由的个人发挥空间”,即将该场地打造成可供人们进行森林探索的开放世界,具有多样性的活动和多类型的空间。第五步为“持续的指导”,旨在共建实践活动的创办者、研究员、艺术家等指导者的指导下,游客们可以深度体验自然感悟自然,同时,自然也在持续的回馈着指导着人类,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在这五个要素的指引下,森林探索区成为人类探索森林、活力换新、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

  在空间划分上,森林探索区划分为森林之海、林间学校和未来森林实验区三大区域,其中森林之海旨在打造成森林示范区与定向运动基地,林间学校旨在打造成充满野趣的自然教育科普基地,而未来森林实验区旨在打造成世外桃源般的共建活动空间。

  面对庞大的场地,且森林风貌也有较大的同质化,我们大家都认为单纯的场地设计功能置入显然是不太能激发起疲惫的游人们的兴趣的,因此我们引入了森林定向运动挑战策略。我们在三个大分区中结合景观风貌、自然体验活动和野外拓展,设计有三类打卡点将景观节点游戏化,分别是“寻觅点 HUB”、“探索点 HUB”和“创造点 HUB”,各 6 个点位。

  寻觅点是通过地图路书找寻隐藏的打卡点,探索点是通过探索发现自然从而进行的打卡点,创造点通过完成创造任务的打卡点。人们通过对这些打卡点的不同顺序的游览,从而达成丰富的自然体验。依据成就型、闲适型、社交型、探索型等不同的游客适配性,对寻觅点、探索点、创造点进行设计。寻觅点主要设在景观独特、交通复杂的地块,例如景墙、湿地、村域内等。探索点主要设在功能体验丰富的地块,例如树屋、森林剧场、太阳能光板相关节点,可以使游客体验到新奇有趣的森林野趣和自然知识。创造点主要设在人群集中的地块,例如户外课堂、科普基地、咖啡厅等,使人们参与创造活动的时候具有更多的灵感。除此之外,这些点位随时间季节变化可进行改动,并设有时间限定隐藏打卡点,提升游客的体验度,最终走向心流。

  通过查阅资料——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态园林建设研究——生态园林动物多样性构建》,得出潮白河一带有鸣禽优势种、涉禽优势种和游禽优势种,对于水域,查阅文献得出水深不同设置鸟类的觅食、筑巢和活动区域。对于植物,设置了鸟类偏好的乡土植物、食源植物、蜜源植物和筑巢偏好植物。群落配置方面,得出了至少8种鸟类青睐的乔灌草类型。

  为充分挖掘河流与湿地两大自然要素、满足大家亲水戏水的身心需求,设计选取潮白河中心河湾流域,通过重建生态要素和复合功能空间两大手段,有效激活场地滨水空间、提升河流沿岸公共服务水平,将其打造成为集科普探索、郊野休闲和亲水游憩于一体的滨河活力区。

  设计将河湾北侧的天然湿地扩大,因地制宜进行地形的局部调整,增强边缘效应,将大小不一的数个湿地泡串联在一起,形成独特的人工湿地泡风貌。湿地泡是构建海绵系统的有效方式之一,是一种高效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具备极其重大的防汛抗旱功能、生态功能及休闲和教育功能。设计在湿地泡的边缘高地上种植草木,在其中央凹地中形成湿地,调蓄雨洪,丰富群落生境。并设置了低干扰栈道与亲水平台,增加湿地泡的休闲和亲水功能。

  综合科普区中的“心流体验”是怎么来实现的?9个节点是如何与“心流”10要素产生关联的?

  分区内对针对产生心流的景观要素进行了设计以实现心流体验。分区内设计有两条主要心流游线,包括滨水湿地游线和植物科普游线,对应主要滨水空间和植物空间。在游线上,设置有多处定向打卡节点、科普节点和隐藏节点,供游人挖掘发现。分区内设置有9处主要节点,分布在两条主要心流游线上,在节点处,人类能开展与心流10要素相关的各种活动。如:大坝湿地桥区域主要是针对成就型玩家、闲适型玩家设计,预计有少量社交型玩家参与,设计有交谈、骑行、晒太阳、亲子教育等活动。

  通过对场地用水、场地集水和场地输水三方面关系的梳理,设计场地雨水收集生态措施。场地的生态设计主要从场地雨水利用措施体现。场地内用水最重要的包含工厂用水、景观用水、生活用水等方面。设计通过修整现状地形,包括灌渠、池塘、河流和防洪渠,将其统一进行利用,规划雨水路径,形成输水集水净水三大步骤,在旱季时为基地用水提供保障;通过对现有的道路建筑、硬质场地和农田基础设施的更新,新建雨水互动装置、修整灌渠地形和集水建筑规划设计,来达到雨季储水的目的。

  根据心流理论,首先要在载体设计上创造心流产生的要素。而村落焕新区的要素更新主要为建筑外立面、道路系统及宅旁绿地,并体现空间的随机变化。具体表现为通过农田低影响景观桥、节点场地增设和分级路网规划,增强道路系统品质;通过立面凹凸虚实、材质颜色统一与光伏绿色设施建设,更新建筑风貌;通过生产性、生活性、生态型宅旁绿地建设,更新村落环境。以上三方面策略组合形成农业观光、文旅休闲、生态旅游三条特色游线,实现视觉上的冲击、空间链接和景观互动。

  而在功能赋予上,“心流”产生于“沉浸体验”的过程,我们根据不同的体验倾向划分四类体验人群,将该分区进一步划分为三个片区,并结合节点的布置串联游线,以引导不同特征的游客在探索过程中产生并维持不同的心流体验。

  基于对共建各方人群关系及需求的分析,设计共建空间实验基地,建成后,人类能在中央的公共厨房加工食物,开展食育课程;通过KOL入驻和社群互动,打造生活艺术实验室,开发自然食物疗愈、农产品加工利用、艺术工坊体验等活动;向心聚集的布局形成剧场式活动场所,可供开展低碳生活节、自然建造节、食物森林节等时序性活动营建;且植入教育功能,举办论坛活动,定期组织村民学习,提高对共建模式的理解。

  对建成后区域活动增长潜力做多元化的分析,除基本的农产品售卖加工之外,逐渐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事件空间、活动空间和线性体验。通过共建实验基地的设计及自然教育、共建活动的开发,使其承担起联系农业生产、文旅休闲、研学共建等多种功能的枢纽角色,以村落焕新区为实验基地,引入共建共享的渐进式发展机制,并逐渐发散至场地全域,创造无限可能。

  由于是第一次做1200 公顷的大尺度规划设计项目,且场地规划范围内有林地、农田、水域、村落等肌理异质性明显的景观要素,需要统筹考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且由于疫情原因我们六位同学分散六地,线上交流也对设计的推进和深化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大家都积极克服困难,根据商定的各个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也及时地与老师交流,一直在改进、完善设计内容,从梳理逻辑框架到主题概念的确定,从宏观尺度的规划、到中观尺度的设计、微观尺度的扩初,小组成员一直在摸索中学习、成长和进步。

  内容如此丰富的作品,请问六位同学是如何分工合作完成的呢?在成果表达的一致性上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以下三点因素促成了本次毕业设计的合作成功。首先第一点是领导决策层的明确,组长是我们团队中能力及成绩最佳的同学,有着框架划定、时间规划、领导决策的责任,在分歧面前所有组员都可以信服组长的决策;第二点是团队配置的协调,我们大家都认为毕设或是竞赛的合作同打游戏一样,“射手”、“坦克”、“法师”、“刺客”、“辅助”等位置协调才能打出最高的输出,我们的团队中有善于决策的同学、作图功底很强的同学、思维天马行空的同学、思维缜密逻辑强的同学、善于协调的同学等,这样各有所长的团队配置可以让我们的分工明确且合作愉快;第三点是及时的沟通协调,1200公顷的大尺度规划设计对团队每个同学来说都是从未有过的挑战,加之疫情的影响致使小组成员调研后无法返校,六位同学分散全国六地,困难重重,因此,我们线上的沟通非常频繁,每两三天团队线上开一次会,每周向老师汇报一次,项目得到了有效的推进。

  关于成果表达的一致性,我们在一开始就选定了两种主色调,制作了色卡,制作了初步的mapping,后期的图纸均参考色卡及初步的几张图的表达,这也让我们的作品尽管图量很大,但表达一致性较高。

  以上,就是本次采访的全部内容啦~更多毕设采访相关联的内容,关注我们,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