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义工组织常务理事安丽娟春节善举爱满人间
- 发布日期:2025-04-01 作者: 苗木花圃
蛇年春节期间,为失独家庭送福字、对联和窗花是一种表达关怀和温暖的方式。北京市人大代表、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常务理事安丽娟放弃与亲朋好友相聚的机会,走门串户,为失独家庭送上春联,和失独老人一起喝茶、聊天、听取她们的困难和建议,向他们宣传党的惠民政策,重点讲解对失独家庭的政策,送上春天的温暖。这样的精神陪伴,不仅让失独家庭感受到节日的温暖,还能帮他们缓解孤独感,实际困难得以解决。此情此景,只是安代表多年来为民生奔走呼号的一个缩影。
例如,有的老人老伴和孩子都去世了,只剩一人,本身残疾腿脚不方便,身患多种疾病,每月到协和医院、首钢医院、社区医院取药,觉得非常费劲,安丽娟就和工学院团委联系和青年志愿者结对子,提前帮助预约挂号,老人可开心了!有的老人身体行动不便了,想进养老机构,后顾之忧就是如何将现有房子依法处置和身后处理等问题。安丽娟与这些老人进行了讨论,把心里话都倒出来,心里痛快。在兴高采烈的气氛中,安丽娟为他们“送福送对联送窗花等,为独居空巢高龄老人送上新春的第一份祝福,体现了社会组织的暖心温度,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从而减轻了他们的孤独感和心理压力。
2024年12月22日,新年将至。“冬至大如年”的次日,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十渡景区的《2025仙栖谷元旦联谊暨精神康复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这一活动绝非一场普通的新年联欢,它承载着更为深远的意义,是精神康复领域浓墨重彩的一次交流盛会,也是丰硕成果的集中展现,宛如冬日里的暖阳,吸引了各界关注,为寒冷时节注入了满满的温情与活力。安代表当日推掉已安排的活动,到会疾呼全社会关心关爱精神残障人士。
安丽娟(左三)、艺术团团长王春瑞(左二)等刚抵达即接受仙栖谷代表献哈达式礼遇
安丽娟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本次研讨活动开得很必要和成功。她说,根据世卫组织2022年发布的《世界精神卫生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患者超10亿,每8个人中就有1人正在经历精神健康的挑战。她介绍了全国和北京市精神残障问题相关状况,亟待引起全社会的进一步重视。仙栖谷康养中心的做法敢为天下先,值得其它地区借鉴。
活动当天,安丽娟和仙栖谷艺术团团长王春瑞与学员骨干一道,共同为来宾和学员,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演出。会上她向仙栖谷的精神康复工作人员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并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了感谢。安女士为所有参会患者和患者家属们倾情演唱了《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用她那富有感染力的歌声,为现场带来了温暖和力量。
安丽娟,以其不懈的为民鼓与呼,配合有关部门,解决了诸多顺民心、解民难的实际问题与困难,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1月12日,参加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山街道居民管理委员会原党委书记安丽娟今年把目光聚焦在了养老服务领域。
她提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必须充分的利用好2035年前后的重要窗口期,做好更加系统的应对准备。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北京目前共有“老老人”69.8万人,其中高龄失能老人16.36万人,占比23.44%。安丽娟介绍,对于失能老人来说,吃饭、护理、就医是他们日常面临的三大难题。她建议,分区域建立养老康复机构,每个机构都能为辖区老人,尤其是失能老人提供专业的康养、护理服务。“机构应该能为老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她说,这两年社区食堂很火,解决了很多老人,甚至是年轻人的就餐问题,但经过调研,她发现,社区食堂的供需还存在比较大缺口,且品质存在一定差别。“建议每个社区都能有一个社区食堂,并且打造出‘家的味道’,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特色餐饮。
比如,针对老年人常见的糖尿病等,推出无糖餐食。”安丽娟认为,如果社区家庭食堂能够覆盖到每个社区,那么年轻人的就餐问题、家里孩子的就餐问题都会随之解决。安丽娟还建议将医疗资源进行整合。“退休的医生、护士如果有意愿,都可以返聘回来,让他们参与到社区养老医疗服务当中。此外,医养结合要注意科学配置,失能老人多的地方,要优先配置起来。”她建议为失能老人建立完善可感可及的医养服务。
冬日午后,西五环外的金安桥下车水马龙。空中,一座“口”字形天桥正在施工,整体的结构已近完成。待天桥建成后,将大幅度的提升行人的过街效率。
这座天桥,源于安丽娟持之以恒地提出建议、沟通推进,也是她履职20多年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寻找政策改进空间的缩影。
数年不懈 为居民出行解忧。 “是人民的代表,就要代表人民”,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代表”二字于她,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数年前,石景山区金顶街许多居民反映,每天上下班穿行70米的金安桥不仅时间长还不安全,能不能建一座过街天桥?为此,安丽娟八次到金安桥周边实地调研。了解到附近社区林立、多条地铁公交线路交会,日常通勤人流量大。桥下道路如遇两个红灯,需要等待七分钟。冬季早上天黑,二三百人同时过马路,十分拥挤混杂。
“太危险了!”安丽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切实解决民众烦心事,她和马斌代表一起,连续三年提出建议,在金安桥南北方向建过街天桥,用充分的数据得到区交通委和规划委等部门的支持。
南北向的天桥有了,东西向的行人怎么办?最终,“建设一个口字形的人行过街天桥”的建议,被纳入石景山区2023年重要民生工程。如今,天桥的整体的结构已基本完成,建成后,单向过街时间将由过去的7分钟缩短至2分钟30秒。同时基本实现人车分流,减少路口处交通事故隐患。
推动人行天桥建设之余,安丽娟在远洋山水小区调研期间发现,居民对“停车难”问题意见强烈,有的老人提前几小时替子女占车位,邻里间经常发生纠纷。社区千方百计将路边、楼空等都利用起来,车位还是远远不足。而小区南侧有一处6万平方米的闲置空地,居民期待将此处建成停车场。
安丽娟了解到,这块空地原本的规划是绿化用地,她将居民呼声整理为代表建议,又找到产权单位和市国资委等部门共同协商。最终多部门决定,维持地上绿地不变,建设一处地下停车场,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2023年7月10日,该项目取得工程规划许可证。目前已完成支护桩、基坑施工,实现整体的结构封顶,预计今年这处拥有1660个车位的花园停车场,将向小区居民开放。
你相信吗?一条人行横道,平移了50米。公众出行方便了,逆行的电动车基本上没有了。这不是变魔术,而是离不开安代表的努力。
2024年10月底,石景山区老山东里社区的居民欣喜地发现,东南门附近的人行横道向东移了50米,正对小区门口。“别小瞧这50米,我们过马路不用绕远了不说,逆行电动车更是基本上没有了,交通秩序大变样。”80多岁的小区居民剌定国说。居民出行环境的明显改善,离不开安丽娟的建议推动。
“2023年底,剌老找到我,拿出厚厚一沓资料和图纸,建议对小区东南门口的人行横道来优化。”安丽娟当了20多年人大代表,退休前是首钢矿山街道的居委会党委书记。拿到建议,安丽娟马上开展调研。“这条人行横道影响包括老山东里在内的周边万余名居民的日常出行。原本的位置设置是有历史原因的,但已经没办法满足现在的通行需要了。”安丽娟说。上世纪50年代,该人行横道随石景山路同步规划建设,起初是为了方便附近居民乘坐公交车,因此位置靠西。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马路对面的商业和道路逐步开发建设,大部分居民需要过街往返更靠东侧的万达广场,特别是快递、外卖等非机动车过街通行集中,为减少绕路时常逆行,高峰时期交通状况尤为混乱、拥堵严重。安丽娟将居民的建议进一步整理汇总,并附上自己所绘的示意图和调研报告,在去年初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改进石景山万达广场和首钢老山东里东南门附近交通状况的建议”。提出建议是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把代表反映的民意诉求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国家机关各方面工作中,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接到代表建议后,市公安交管局立即成立专项小组开展现场踏勘。统计交通流量需求、测算车辆排队长度、排查周边路网结构和上下游路口的距离方位……
随后,专项小组拿出初步方案:将原人行横道向东移50米,正对老山东里小区东南门,减少居民绕行距离,同时对人行横道和机动车信号灯来优化设计,重新调整中心护栏,以保障行人安全快速过街,减少行人、非机动车和车辆交织冲突。挪移人行横道不简单,要靠包括交管、市政、园林等在内的多个部门共同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拿着方案,交管部门再次请安丽娟和社区居民代表、居委会干部、志愿者等来到现场研究优化,之后协同有关部门,于2024年10月组织并且开展改造工程,重新铺设信号灯管线,挪移基础设施和杆具,调整人行横道和隔离护栏位置,于10月底完工。“效果立竿见影。”改造完成后,安丽娟第一时间来到小区,“逆行明显减少了,居民们都为政府‘点赞’。”
安丽娟说。一条人行横道,将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和政府部门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东移50米的人行横道只是代表建议办理的一个缩影,真正让大家伙高兴的,是“需求有回应、生活有改善”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代表建议是送上门的‘金点子’。” 市公安交管局副局长赵鑫说。本着将建议办理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的原则,去年,市公安交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对信号灯设置不合理、配时不到位等问题开展全面排查,同时全面优化道路交互与通行组织,升级改造老旧信号灯1546处,新建100条绿波带和472处绿波带路口,绿波带道路总里程约115公里,平均不停车通过率为76.74%,较2023年提升9.52个百分点,整体路网通行效率显著提升。
“跟安代表说话好使”,这是不少反映意见民众的共同认知。为啥自己跟踪的事儿“成功率高?”安丽娟笑言,法宝就在于一颗“既不怕事儿难,又不嫌事儿小”的为民之心。自2010年起,她就开始参与代表进“家站”活动。那时,她还是首钢矿山街道居民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从首钢迁安矿区到北京,每月奔波往返,不辞辛苦。
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后,她会充分进行实地调研。为了一份公交站台安设座位、雨搭的建议,她开着车一个个点位查看。哪些站台有座位没雨搭、有雨搭没座位,哪些站台是“光杆”……将几十个点位依次统计、画成表格,忙到深夜12点多。向有关部门提出议案后,她还会时时到办理单位追踪进展,给百姓以答复。“你不能光是听取,没音儿了,久而久之百姓就不信任你了。”
履职多年,一个瞬间令安丽娟久久难忘——在八角南路社区代表联络站的一次座谈会上,有位老人称,家里正热着馒头,听说代表来了,赶快熄火来反映情况。“这体现了百姓对人大代表殷切的信任,我们一定要不负期望,架好百姓与党和政府之间的连心桥。”
安代表不负期望,多年来,从取消退休职工门诊费报销额度2万元上限、化解养犬纠纷,到调整红绿灯位置、关注营商环境改善……20多年来,安丽娟共提出议案近百件,建议500余条。
类似事例,不胜枚举。这些只是安代表为民意诸多奔波中的一个缩影。公众期盼:这样体民心顺民意的代表越多越好。